远航呗欢迎您!

注册

普通船员短缺最应该检讨的是谁?

     很荣幸应上海森海海事服务有限公司的邀请,参加了9月14日在深圳举办的“国际普通船员研讨会”。普通船员短缺的问题是近年来最困扰船公司的棘手问题。究竟普通船员短缺的问题症结在哪里?如何才是可行的解决办法呢?笔者自己也曾多年在船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与海员有深入的交往,也是带种种的疑问来到此次研讨会,以求获得较为全面的解答。


与舟山船员管理协会姜敏秘书长一起合影

 此次国际普通船员研讨会由上海森海海事服务有限公司、新加坡海员联合会(SOS)和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他们正好代表了服务船员的外派公司、工会组织和培训机构。会议举办的非常成功,而且意义深远,是近年来唯一的以普通船员为讨论议题的研讨会,而且邀请来自香港、新加坡、菲律宾、印尼和缅甸的工会和企业代表一起参与了各环节的讨论。会议由四组讨论组成,分别是:


  1、 工会培养优秀普通船员的举措


  2、 国际航运企业视角下中国普通船员混派的职业前景


  3、 中国航运企业所面临的普通船员供应短缺问题分析及对策


  4、 船东定制普通船员培训

“工会培养有限普通船员的举措”的讨论现场

      我会将此次研讨会的所获得的一些认识,并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分几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大连金福利船务的顾剑文船长在会上提到近几年中国注册远洋船员的统计数字,不难发现中国远洋船员总数实际上每年都有2-3万增长。但是普通船员的招聘却越来越难,那么中国普通船员短缺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我下面根据与会嘉宾的在这个问题上的讨论做以下归纳。


  1)普通船员工资太低


  很多嘉宾认为普通船员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准的提高,陆上和海上工作的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


  我想这应该也是一个事实吧!与一些老一辈的海员交流不难发现,以前海员的收入的确比岸上高的多。但是北京华洋海事的副总经理吕世东先生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他发现近一年来中国普通船员的工资差不多涨了50%,但是依然很难招到人。


  同样大连金福利船务的顾剑文船长也认为海陆工资差缩小的问题是被夸大了。他认为快递、外卖小哥平时实际也拿不多6000,包括各地的出租车司机也一样。而现在普通船员1500美金工资都很难招人。

                                            “中国航运企业所面临的普通船员供应短缺问题分析及对策”的讨论现场

2)年轻劳动力不足,做海员的意愿低


  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其斌先生认为航运业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普通船员,但是由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年轻劳动力减少,父母也不太愿意唯一的孩子从事较为辛苦的航海工作。


  其实这一点也很好理解,近年来快递、外卖和滴滴等事业的快速发展,吸收了大量的轻壮劳动力。而且现代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让年轻人为了赚更多的钱而放弃陆上较舒适的生活的意愿已经明显下降了。特别是如今一代的年轻人父母还有能力补贴他们在城市里过上较为舒适的生活。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各航海院校里。在航海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了35个年头的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施祝斌院长介绍说,普通船员招聘难,稳定性差的问题严重,同样航海类院校招生难,学生稳定性差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10年前,他们学校会有很多陆上专业的学生自愿转航海专业的,现在是倒过来了,航海专业的学生很多学到一半要求转其他专业的了,而且生源质量也大不如前。


  3)国内普通船员培养费用高


  果真目前普通海员的工资对中国的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了吗?我想还不至于吧!要知道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人并不高,而且贫富差距,包括地域差距又非常大的。


  会上很多嘉宾也提到中国普通船员培训费高的问题,也是造成中国普通船员紧缺的重要原因。李其斌先生直言任何国外船东都没法在中国负担得起普通船员培训的费用。


  就此我也咨询了一些业内的企业,一个水手技工在校培训差不多4个月左右,学费加上考试评估费等差不多拿到证书要花近8000元,另外实习6个月才能拿到值班证书正式上岗,实习期间很多也往往也没有收入。


  试问如果一个“为钱所困”的人,如何愿意先投资这么一笔学费,同时还要耗上将近一年的毫无收入的时间,再加上现在在陆上简单劳动力的工作又非常好找,即便普通海员的工资的确比陆上高出一大截,但是对他们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及了。更何况他们对航海和海员这份职业的认知可能还全然没有,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的了海上的生活。


  这么高的培训成本,即便是外派机构或是用人单位也是负担不起的,而且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万一学员半途放弃,或是没能通过考证,之前的投入就化为乌有了。再加之中国的劳动合同法更是使得企业对船员毫无的约束能力,因此企业主动去培养普通船员动力是不足的。


  这方面我自己就有过切实的教训。在汶川地震后不久,在舟山海事局的组织下,舟山各航运公司自愿结对四川青川,从当地的高考落榜生挑选一些学生,在浙江省职业交通学院进行2年制的航海专业的培训。学员读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企业预付的,等他们到船上工作的时候分期逐步的还。我们当时也响应号召对接了2名学生,结果两年后一名学生连证书没能考出,而另一名上船一周就悄悄离船了,之后再也联系不上,所有的投入也就“打了水漂”。

普通船员代表,服务于新加坡Ocean Tanker的机工骆明坤发言

 普通船员这么高的培训费用都谁收取了呢?一部分是航海院校等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是要生存的,要投入各种教学设备,收点费用是应该的,但不知道政府到底是给了学校多少的补贴,这个我没做过调查就不做评论了。但是海事部门,靠税收支持的“衙门”,对于普通船员的培训方面能不能就不收费了呢!我想从这儿收上去的些许“银两”比起我们国家每年飞速发展的税收总量来说真的可有可无了吧!但是这些钱对于那些生活困苦,需要迫切成为普通船员,养家糊口的人们来说却是多么的“纠结”啊!


  会上来自香港上船高级船员协会的Kitty Chan女士介绍了香港设立了海员学习奖学金,为学生提供财政支持政策。当然据我所知中国为航海类的大学生多年来也是提供了力度不小的助学金的。但是对于普通船员这样最需要经济上给予支持的人群又有没有呢?至少我是没有听说,也许部分地方政府会有一些补贴政策吧!会上顾剑文船长也建议中国应该给普通船员提供特殊的贷款政策。


  4)对航海文化认知不足


  由于笔者也经常活跃在各种船舶管理和海机务协会的活动中,与很多老一代的海员有很多深入的交流,不难发现他们对于海员这种身份是有深切认同和自豪的。无论是COSCO的魏家福,还是原来中海的李克麟在各种场合都喜欢用船长的头衔。在这次论坛上,对发言嘉宾的介绍也是多是用Captain称呼。可见在他们的心目中,再高的行政职务,都不如Captain来的响亮。就像一直努力为海员发声的“航海衣羊”胡船长在出席任何与海员有关的活动时都会穿上他那一身神气的船长制服,可见他对自己作为一名远洋船长是多么的自豪。

中国高级远洋船长胡月祥船长,网名“航海衣羊”

但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于船长、轮机长还有多少认知和向往吗?那更不用说,对普通船员了!可能还会把他们当作简单劳动力看待,素不知一名合格的水手技工需要掌握多少技能和规则,需要操作多少精良的仪器设备,更要拥有多少的胆识去适应茫茫大洋的洗礼。


  不了解就会产生很多的误解,航海文化的缺失,对海员这个职业的无知也是海员短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顾剑文船长指出并不是经济条件越差的地方越适合培养海员,他列出了中国远洋海员最多的省依次分别是山东、江苏、河南、湖北、福建,可见并不是与经济条件有直接的关联。而我的家乡舟山一直以来是浙江省人均收入最高的几个市之一,但是舟山的注册海员近5万人,渔民更是有十几万之多。这就是因为文化,舟山人祖祖辈辈以海为生,航海文化深入人心,谁家都会有几个亲戚是在海上讨生活的。


  年轻人为什么要背景离乡,选择做一名海员,特别是普通船员呢?我想最主要的还是为了生存,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这样的人不能不说是一些有担当的,肯付出的人,但在当今中国社会他们已不太被认可,甚至会被打上失败者的记号,而那些打扮“精致”,甚至很难辨“雌雄”的,一点点鸡毛蒜皮的事,却总霸占各社交媒体的头条,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病了。


  5)政府对普通船员的关注不够!


  从我从事船公司管理的很多年来的观察来看,中国普通船员的紧缺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就是有关政府部门对于普通船员的培养不够重视。


  记得很多年前,应该是08年或是09年吧,一次浙江省有分管海员的领导到舟山调研,邀请几个船公司和服务机构的代表一起探讨船员管理的事宜,当时部海事局正主推大力规范和发展船员服务机构,当然后来也无疾而终了。当时我就向参加调研的海事局领导提出,再过几年中国的普通船员会严重不足,虽然当时普通船员还并不缺,可是我告诉他们,当时暂时不缺的原因在于08年航运走下坡后,又正好碰到大批有三副和三管轮白皮证书的船员集中毕业,进入市场,加之很多船舶因生意低迷停航,对船员的需求急速下降,导致很对毕业生没合适的职位,只能在水手技工的职位上多干了几年,但是等这批船员都换证完成后,新的普通船员又从哪里来呢?


  我刚开始进入船公司工作的时候,船上还有一些年纪较大的经验丰富的老水手、老技工,但是到了08年几乎就没有了。老一批的普通船员很多从海军转业过来,也有很多从渔民转产过来,特别能吃苦,劳力、动手能力都好,可是后来的水手技工就变成三副三管轮在船实习阶段的过度,有经验的普通船员就越来越少了。


  高级船员和普通船员都是船舶航行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在海员培养中只重视高级船员的培养,忽视普通船员的培养的问题必须得以纠正。远洋船舶还可以通过船员混派,使用来自菲律宾、缅甸、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普通船员,但是内贸运输船舶呢?是否也可以开放这些国家的船员来内贸船舶上服务呢?再延伸出去讲,如果发生战争,我们是否也可以把这些国家的船员派到我们的军舰上去打仗呢?!


  中国一带一路的远大目标,需要中国强大的航运产业做支撑,而支撑中国航运业的正是强大的海员队伍,他们不仅是现在船舶航行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也是未来中国在船舶管理、海事服务、船舶修造,乃至国家战略制定的关键人才的来源,是中国打造海洋强国的基石。


  真心希望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给予普通船员的培养和职业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构建一套长期稳定,切实可行的普通船员队伍培养的长效机制。


  来源: 海运圈聚焦专栏作者 舟无记